089865335202 邮箱登入 OA办公
本会动态
咨询电话
联系电话:089865335202
联系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沙路1号中盐大厦12A2室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海南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动向研究
发表时间:2022-06-09     阅读次数:     字体:【

1.jpg

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梯田云雾缭绕、稻谷金黄,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张江英 摄


海南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动向研究

文 | 傅国华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海南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使海南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党中央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鼓励海南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海南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到2035年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本文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为指导,从保护、改善、建设、发展的视角,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海南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积极探索海南自贸港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创新道路。


2.jpg

近年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显著,引来成群白鹭。袁琛 摄


海南自然生态环境具备比较优势

  与内地相比,海南在光、热、气、水、土、物种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些优势是海南生态产业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优质生态环境对产业发展提出生态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苏东坡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等诗句,夸赞海南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


  光温优势明显。年日照时数达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600~5800MJ/m,各地的年均气温为22.5~25.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所以,海南是农业良种冬繁的天然温室和天然橡胶业首选基地。


  空气质量好。2020年,海南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5%,是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最高水平,PM10、PM2.5、SO2、NO2、CO五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其中,PM10、PM2.5均值分别为25和13微克/立方米。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七仙岭、铜鼓岭、亚龙湾、吊罗山、呀诺达等8个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年均浓度介于4880~7190个/cm3,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1000~1500个/cm3标准。


  水质量好。2020年全省地表水水质为优,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常年均地表径流量达297亿立方米,人均538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9倍;主要河流湖库、近岸海域的水质优良率分别为94.4%、96.6%。水产业发展潜力大。


3.jpg

东方市水清岸绿的高坡岭水库美景。高林 摄


  土壤质量保护较好。对国家网35个土壤背景点位的94个监测点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所有点位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及有机氯农药等,均未超过国家管控标准风险筛选值。(数据来源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比例保持在81%以上。


  森林覆盖率高。2020年森林覆盖率为62.1%,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海洋类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101处,总面积6.81万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50个,总面积约6.66万平方公里。


  物种多样性丰富。野生维管束植物4622多种,药用植物2500多种,占全国种类的15%,海南特有490多种。


  得益于独立的海岛区位,以及长期维护、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举措,海南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陆海生物资源丰富。海南应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4.jpg

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的养殖基地,工人在给鱼苗喂料。陈元才 摄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论基础

  生态产业化,推动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优质是海南最大资源禀赋优势,依托优势发展经济,意味着用尽可能小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大的收益。所以,做大、做强海南生态经济,是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利用禀赋优势,探索海南经济特色发展道路的客观选择。


  据预测,海南发展生态经济潜力大。海南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已高达2528.3亿元/年,相当于2017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4462.5亿元)的一半多。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再加上滩涂、湿地等,其生态经济发展潜力初步估计可达万亿级产值。海洋石油和可燃冰可达成万亿级规模产业。所以,海南应优先探索生态经济发展道路,通过生态产业化,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26日,省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经核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19年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2045.13亿元,单位面积GEP为0.46亿元每平方公里。其中,物质产品价值为48.50亿元,占国家公园GEP总量的2.37%;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为1688.91亿元,占82.58%,调节服务以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洪水调蓄和空气净化等价值为主;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为307.72亿元,占15.05%,文化服务以休闲旅游和景观价值为主。


  产业生态化,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得更好。依据“两山”论,推进海南产业生态化,其本质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绿色发展实践中。海南自贸港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反之,要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这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对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产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就是要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更好。


  “十三五”期间,海南率先取消对2/3市县GDP的考核,绿色发展导向牢固树立,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制度集成创新。全面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引进。推动现有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转变,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贯彻落实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暨“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30条硬措施。实施“禁塑令”,逐步构建“法规+标准+名录+替代产品+可追溯体系”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省财政投入4600余万元支持开展农膜回收相关工作,扶持建设农膜回收加工厂。目前,全省农膜回收率达88.13%。经过一系列保护和改善举措的实施,海南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全省“一心、一环、三江、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稳固确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初显成效,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总之,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的保护,森林覆盖率名列全国前茅,海洋环境保护得到全面保护。


5.jpg

大叶茶成为五指山水满乡主要的经济产业,图为毛纳村村民王柏和妻子王菊茹经营着一家手工茶坊


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若干建议

  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是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需要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协调推进,方能得以实现。在当前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前提下,笔者对加快推进海南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提出若干粗浅建议:


  培育壮大呼吸市场,打造“深呼吸+”产业群。海南具备打造“深呼吸+”产业发展的空气质量条件和地理空间。建议分两步建设“深呼吸+”产业。第一步,两年内组织“百佳深呼吸小镇”申报,在全省挑选和布局“深呼吸+”的“深呼吸小镇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第二步,3年内培育推广“深呼吸+”产业,打造“深呼吸+”全健康产业,通过与国际、国内高端医疗康养机构合作,打造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特色康养服务。根据海南空间承载力,参照台湾现有人口规模,海南还可以再承载500-800万人口。


  关注优质水市场,做强海南水产业。水是生命之源,海南水质优良,建议做大海南水产业,特别是做强与水相联的本土饮料产业。继椰子汁之后,可尝试或扩大开发荔枝汁、芒果汁、火龙果汁、莲雾汁、咖啡等更多海南特色饮品。尝试精细打造清补凉、老盐柠檬水等本土鲜食饮品。促进饮品品牌化、规范化,走包装外销、连锁经营等发展之路。若能再造三五个本土饮料企业集团,则海南的水市场可以做成上百亿元的产业。


  做好光热市场,创新光热产业。第一,有计划、分步骤地改造现有电力供给设施,调整电力供给结构,逐步普及绿色能源使用。如边远无电地区海岛、边防哨所等军民生活用电,航标灯、铁路信号灯等交通领域用电,太阳能无人值守微波中继站、光缆维护站等用电,家庭灯具电源等。据统计,海南的光伏发电还有100亿千瓦时的市场规模。第二,结合光热资源,积极打造特色运动小镇,开发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如高尔夫、足球、网球、沙滩排球、帆船、赛艇、攀岩及丛林拓展等。第三,温暖的气候一直是吸引游客来琼避寒的重要原因。建议发展“避寒+”产业,如“避寒+康养”“酒店+医疗康养机构”“房屋租赁机构+医疗康养机构”。


6.jpg

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的桥头地瓜


  依托土壤环境优势,发展健康功能食品产业。发展富硒特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做好富硒农产品品牌产业。增加富硒生态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如富硒大米、地瓜、福橙、莲雾、槟榔等;建立富硒农产品检测标准,保证富硒特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要。若生态富硒产品在海南农业的产值占10%,则健康食品产业规模估算将可能达到150亿元以上。


  创造生态宜居新模式,转型生态宜居产业。海南生态宜居,宜居产业得天独厚,具有天然吸引力。生态房地产业预测其峰值可达6.43万亿元。建议探索在生态宜居区域建立共享房产及其利益分配机制,盘活生态宜居区域闲置房产资源,让房产利用循环起来,提高房产实际供给量,降低消费者居住成本,让更多群体通过以租代购、错峰居住的方式,享受海南绿水青山。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康养小区。在生态宜居区划定一定比例房产仅用于出租,与医疗康养机构结合,配套相关康养设施,打造生态宜居康养小区。


  依托动植物珍稀特性,发展生态奢侈品产业。积极发展海南沉香、黄花梨、地道药材等产业及其雕刻行业,创立珍稀品牌,提升市场价值。打造千亿级生态奢侈品产业。据预测,2025年,仅沉香产业便能实现综合收入200亿元。


  依托优质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深度挖掘海南特有的旅游元素,构建海南全域旅游大格局,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若海南旅游业中开发10%的生态旅游,则每年生态旅游收入可达100亿元。


  响应“3060双碳目标”,创新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产业低碳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碳为主要特征,发展生产、消费的过程中碳排放量最小化或无碳化的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降低交通碳排放。大力推广太阳能建筑和节能建筑,积极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积极推行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低碳农业。着力发展绿色服务、低碳物流和智能信息化。发展绿色消费、绿色包装、回收再利用等有关行业。


7.jpg

三亚育才生态区那受村集体产业百香果园。 陈聪聪 摄


  依托海洋生态优势,促进海洋生态经济发展。鼓励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包括海洋动植物捕捞、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开采、海洋生物养殖、海洋观光业等。鼓励发展海洋资源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更高市场价值。建立海洋生态资源开发利用规范,杜绝无限制滥捕滥采,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扛起乡村振兴重担,打造特色生态经济小镇。因地制宜建设各种特色生态小镇,诸如深呼吸小城、生态宜居社区、特色运动小镇、医疗小镇、睡眠小镇、康养小镇等,吸引全球消费者。建议规划建设生态型特色产业小镇100个,若每个小镇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则可实现100亿元的经济收入。


  建设生态博览园和科研中心,展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适时建立生态产业研究中心或生态经济建设博览园,展示海南生态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服务生态经济发展,传播生态文化,成为展示生态经济建设成就的直观窗口。建立生态科研中心,首要任务是进行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从海南实践中摸索建立生态发展标准,总结发展经验与教训,打造示范基地。


  总之,没有优质的生态环境基础,就没有成功的中国特色自贸港。自贸港建设不能鼓了钱袋,毁了生态。脱离生态环境保护搞经济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抓生态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海南应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为指导,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化生态,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子,树立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协同的成功典范。


8.jpg

海南岛东部海岸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图为生长在海草床里的海胆。黄勃摄


(作者系海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图片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为自贸港践行“双碳”之路扛起央企担当
下一篇:海垦控股集团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自贸港建设
 
友情链接:
广西碳达峰碳中和网 | 广西节能减排网 | 贵州节能减排网 | 海南邦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海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沙路1号中盐大厦12A2室
琼ICP备2021007936号-1 公安备案号:46010602001221 海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 技术支持:腾云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