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865335202 邮箱登入 OA办公
政策标准
咨询电话
联系电话:089865335202
联系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沙路1号中盐大厦12A2室
政策标准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标准
双碳
发表时间:2022-02-10     阅读次数:     字体:【
立足“双碳”推进绿色发展



文|中国企业联合会 刘兴国

“双碳”目标对减碳

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1年是“双碳”成为高频热词的一年。

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出台相关政策。

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十四五”规划,也纷纷针对“双碳”目标,进行具体谋划,明确阶段性任务和目标。

个别有条件的地区、行业或企业,更是提出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

学术界紧扣“双碳”目标的实现方式、路径、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企业界则在奋力开展“双碳”目标导向下的减碳实践。
  
事实上我国长期以来都高度重视减碳工作,一直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不断探索减少碳排放。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充分凸显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企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都在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坚定前行。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在减碳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打下了扎实基础。

据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了48.4%,提前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降低40%~45%的目标。

但从碳排放总量看,202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约为99亿吨,连续四年保持增长,更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碳排放总量保持增加的地区之一。

显然,无论是2030年实现碳达峰,还是2060年达到碳中和,要在经济继续保持长期中高增速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标,面临的压力很大。

这意味着,既要控制好增量的碳排放强度,更要在存量的碳减排上做“大文章”,要以更大力度的存量减碳为增量的碳排放腾出空间。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落实,无疑是对中长期减碳提出了更高要求。

“双碳”目标加快

企业发展五大转变

  
企业无疑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双碳”目标稳步甚至加快实现的关键主体,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碳减排的艰巨任务,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有关碳减排的严苛要求,将对企业中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企业发展在如下五个方面的加快转变。
  
● 一是加强碳排放管理,力争在现有技术条件与产业结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

管理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可能并不突出,但也绝对不容忽视。实施碳排放管理看起来好像增加了企业成本负担,其实在有效降低企业碳排放总量的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财务收益,是企业落实低碳绿色发展战略不得不开展的活动。

为此,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管理师应运而生。

借助他们的工作,企业可以加强碳排放测量与分析,准确把握碳排放的关键环节与节点,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减少碳排放的工作方案,力求借助流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调整与能源高效利用,实现碳排放总量的有效减少。
  
二是加大减碳技术研发力度,尽快取得减碳技术的实质性突破,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

技术是减少碳排放最有力的手段。减碳技术可以从两个维度发力:

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碳的产生,如突破节能技术以减少对含碳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在末端减少碳向环境中的排放,如突破碳捕捉技术实现排放物中碳的高效捕捉、存储和再利用。

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具体选择发力方向,加大减碳领域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研发合作,加快取得减碳技术实质性突破,并将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进行商业化应用。

尤其是专业减碳技术服务企业,更应加强技术研发力量,力争以减碳技术突破为碳减排做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碳捕捉领域,需要在低成本高效率捕捉技术研发上着力突破。
  
三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高排放传统产业的投资,增加对未来低碳产业的投资。

产业结构也是影响碳排放总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经济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70%左右,但碳排放总量却是美国的两倍多,高居世界首位。究其原因,这其中既有技术因素的影响,也有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

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合计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80%。

在多渠道降低上述行业碳排放强度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更大力度投资发展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利用等清洁产业,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价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以及投资布局未来产业。
  
四是自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加大对绿色新能源的使用力度,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能源结构转型是推动“双碳”目标落实的重要保障。

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的煤炭占比降至56.8%,非化石能源占比上升至15.6%,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绝对主力。

从全球电力结构绿色化程度比较看,中国绿色新能源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一方面,发电企业需要加快绿色新能源装机进程,主动提供更多绿色新能源;另一方面,能源消费企业要强化绿色能源消费理念,主动加大对绿色新能源的使用力度,助力与倒逼发电企业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五是强化全生命周期理念,加强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减少。

碳减排不局限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而是涉及商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企业必须站在全生命周期高度,致力于降低商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既要想方设法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也要统筹考虑使用过程中碳排放强度和总量的减少。

譬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减少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推进空调、冰箱等电器能效水平提升和大力开发绿色建筑以减少对电力的消耗等。

科学审慎谋划并落实“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的落实,既急不得,也急不来,必须科学谋划,稳步推进。各地方、各行业、各企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科学审慎制定具体的“双碳”目标落实方案。

其实对具体企业来说,并不存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和数量红线;企业所需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不动摇,严格遵循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落实“双碳”目标的行动部署与要求,切实担当起减少碳排放的社会责任,最终通过所有企业及其他主体的碳减排实现“双碳”目标。
  
所以,企业所能谋划的,一是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壮大,二是发展壮大中的碳减排。

具体而言,企业发展不能盲目贪大贪快。企业既不能为了减碳而不增长不扩张,也不能盲目自信贪求过度过快扩张。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减碳也应当是在发展中进行。但过快过度的扩张,不是企业合适的发展选择,这不仅影响企业发展安全,也加大了企业减碳难度,企业甚至可能为了确保扩张而放弃对减碳的要求。

同时,减碳要持续并且有力度。减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始终无所作为。

企业应当在减碳管理、技术研发、结构调整、绿色能源使用和全生命周期减碳方面整体谋划,积极作为,全方位协同推进减碳行动,确保企业减碳工作处处有成效,时时有进步。要将减碳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进行部署,而不是当作一次性运动来对待。


 
上一篇:一图读懂 |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下一篇:海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 关于请推荐第一批中欧碳中和创新合作 示范项目的函
 
友情链接:
广西碳达峰碳中和网 | 广西节能减排网 | 贵州节能减排网 | 海南邦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海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沙路1号中盐大厦12A2室
琼ICP备2021007936号-1 公安备案号:46010602001221 海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 技术支持:腾云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