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光伏可能不再是A股最牛道赛道,但在实体经济领域仍将是朝阳产业。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助推光伏发电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峰。
过去两年,围绕30.60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主线,光伏的行业地位在短短两年时间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总体可归纳为两个转化,一是由主力替代能源到市场主体能源的转变,二是由战略新兴产业到国家支柱产业的转变,而恰恰这两个转变将势之必然的奠定光伏未来10-30年的黄金发展期。
目前,“从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迄今,国家围绕“双碳”政策已经连续打出一系列的“组合拳”,为光伏产业明确了发展基调、方向、路径等。
“组合拳”一:定调基,发展光伏、风电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9月、12月,国家对全球作出碳达峰、碳减排国家自主承诺,制定到2030年光伏、风电合计装机量在12亿千瓦以上,首次向全球阐述了中国实现“双碳”的路径和目标,就是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此后,中央财经委第九次小组会议指示,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标志着光伏、风电入列国家主体能源之列,而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此上升为国家坚定不移推进的大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后的中美领导人气候峰会、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先是提出“十四五”时期将严控煤电项目,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又表示将不再建设境外煤电项目。这两次表态再次重申了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立场,同时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上力主发展光伏、风电这一方向。
在基调确定之后,光伏的发展方向亦来自“顶层设计”。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整县光伏试点新政,拉开了分布式光伏大发展的序幕。国家能源局9月公布,全国已经有25省、区、市676个县申报分布式光伏试点。在敲定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同时,光伏、风电“大基地”建设也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浮出水面。关于光伏“大基地”建设,最初的政策信号是2021年6月21日召开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国务院在会上表示,发挥西部地区风、光、水电和矿产资源优势,建大型清洁能源基地。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2021年10月12日,国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风电、光伏项目已经有序开工。这再次以全球通告的方式,明确了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另一个方向,即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此后,接连密集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连续重申了光伏的发展方向,即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方向。总体而言,光伏的发展路径,一是深化“走出去”方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在国内发展屋顶光伏+大基地等。
历经“双反”的洗礼,政策的呵护、扶持,我国光伏产业已经正式成长壮大起来。对比2016年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光伏已经构建了“国际、国内双市场,屋顶+大基地”双循环的良性发展格局。对外,沿“一带一路”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对内,在屋顶+大基地两大领域深度挖潜。
2月15日,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这284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5计算,为1846亿元人民币,接近2000亿元的水平。同时,国家能源局公布,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万千瓦,为历年来投产最高。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此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主管部委陆续发鼓励发展农业光伏、交通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全面扩大光伏应用边界。
2022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了《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利用农户闲置土地和农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建设光伏+现代农业,采用离网型光伏发电+蓄电池供电等。
2、国务院:鼓励交通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等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
2022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加快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
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加强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地区光伏。
在上升为市场增量主体后,光伏市场装机的空间全面打开。据了解,第一批100GW光伏、风电大基地开建后,第二批容量为400GW的风、光大基地已经在路上。
同时,国家也在着手光伏、风电促消纳配套体系的建设。2022年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引导用户签订绿色电力交易合同,并在中长期交易合同中单列。
无独有偶,2月10,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从政策体系、政策制度、机制创新、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健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安全保供体系等方面作出统筹规划,是一份具有实施体制改革意味的行动纲领。
《意见》提出,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鼓励利用农村地区适宜分散开发风电、光伏发电的土地。
此外,国家也在推进储能建设。2021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储能发展作出部署。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1月份以来,青海、海南、江西、福建、甘肃、天津、湖北、河南、陕西、宁夏、辽宁、安徽、山西、内蒙古、河北、广西、湖南、山东、浙江和江苏等20省、市、区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强配”储能。
据“草根光伏”统计,储能还写入了山东、吉林、浙江、青海、四川、内蒙古、西藏和广东江门等7省1市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列为2022年省、市级政府工作重点。
在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新能源的背景下,加快抽水蓄能、电化储能的发展步伐,意图十分明确,那就是解决光伏发电随意性、间歇性、波动性短板,全面打开光伏消纳空间。据测算,风电、光伏装机达到12亿千瓦对应配置的储能为2亿千瓦,而到2030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顶多能达到1亿千瓦。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联合十一个国务院部门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草根光伏”注意到,十二部门(委)联合下发的“稳增长十八条”中,光伏直接写入第10条。具体表述是: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发展,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
在业界看来,这次光伏写入“稳增长十八条”则表明已经正式确立为支柱产业。
全面准确完整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地方两会上,光伏写入了写入河北、海南、西藏、内蒙古、上海、宁夏、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江苏、安徽、山西、青海、浙江、河南、甘肃、吉林、新疆、陕西和山东等22个省、区级,以及贵州凯里、安徽淮南谢家集区、安徽桐城、芜湖弋江区、辽宁朝阳、广东揭阳、贵州安顺市、长沙、四川眉山、广东江门、肇庆市、福建三明、江苏启东和江苏盐城东台市14个市区级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同时,碳达峰碳中和关键词写入了30个省、区的2022年两会报告,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列入2022年工作重点。可见,在国家构建“N+1”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下,有关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利好还将密集释放,鼓励和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也将日趋完善健全。随着国家频频打出双碳政策“组合拳”,2022,光伏大爆发也诚是可期、可盼!
文章来源于草根光伏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图片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